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宜蘭市「南門里」菜市場之特色觀察

宜蘭市南門里之"康樂街一帶"特色觀察-土木一乙

特色:
範圍大約再宜蘭醫院與電信周圍三到四條街,全里人數858人,僅占宜蘭市總人口0.93%。居民活動大多在"康樂街"附近一帶,就如同一般鄉下商圈一樣,早上是菜市場,但並不曉得從哪裡延伸來的(當地居民也都不太曉得),等到中午過後,店家大多收起賣菜的攤子,換成店面類的商家,大多已服飾店為主。交通、生活機能都相當不錯!
菜市場沒有特別有趣的地方,倒是服飾店佔店家數量比例甚高,幾乎每10公尺就一家服飾店,延伸大約六、七百公尺,由此可推斷當地居民很愛買衣服,超敗家!
南門里較熱鬧的地方大約在康樂街左右2條街,特色就如同上面所說一般,大概是人口比較少,並無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
google maps

組員: 77 賴仲偉 80 呂保宗 98 蘇政豪 100 葉權逸







碳交易?笑話!

看完了幾則新聞,覺得"碳交易"根本是對高用碳量的大國創造另一個商機罷了!例如美國這種大國,他根本無須減少碳排放量,反而還可以將這些多出來ㄉ碳量賣給其他小國,利用其外交壓力又可多賺一筆錢,加上世界上有幾國是真正為地球好?還是只餵了本身國家ㄉ利益罷了?說平衡經濟其實只是好聽一些的說法,"互取其所需"才是真相!


環境新聞
2007地球日,看「全球暖化賺錢術」!
聯合國最新氣候報告:制訂碳價 可大幅度減低排放
地球在發燒,台灣媒體溫度計失靈?
2005前瞻:氣候變遷─京都議定書生效 碳交易市場來臨
碳交易制度如何挽救森林

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風力發電→未來無污染能源趨勢的指標

環境新聞:
台灣風力發電的潛力
風力發電電量小 當輔助電源
各國改良風力發電 成長最快能源科技
風力發電成長快速 美國居全球領先地位
看守世界:2006年全球風力發電量增長26%

雖說風力發電能節省許多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但在台灣,就地形.氣候.科技方面風力發電對我們來說並不是那麼有效率。台灣屬季風氣候,不像歐美國家處在有利的地區,雖然最高功率可達到45%以上,但最低功率不到1%,簡單說就是不穩定,而且技術方面台灣的風力發電科技也不是非常的厲害,經紀效益不高,用幾十億元建造的風力發電,一座小型火力發電廠就勝過幾倍了,所以不實用。但風力發電仍是一種趨勢,台灣現在應該要開始積極培養這方面的人才,研發更多科技,例如怎麼在最低轉速得到最高功率,這才是我們目前應該著手的重點。

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研發新能源真的解決的了問題嗎?

今年來因溫室效應.臭氧層破洞等環人為境災害,科學家們極力研究能替代火力.核能的能源,
近年來世界上興起了一股"生質能源"風潮,就是利用玉米.豆類...等人們實用的物品,進而轉變
成乙醇、植物油等類似的生質燃料。生質燃料與其他容易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的能源相當不同的是,由於其燃燒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即是生質作物進行光合作用從大氣中所獲取的,故而理論上較不會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淨含量,是而被視為更為「乾淨、環保」的能源,更有助減緩全球暖化的速率。
生質燃料是人類將用來餵飽下一代與多樣生物的珍貴糧食、飲水與森林,大量用來產生人類所需能源,但是在大量種植的情況下,卻讓許多供應生質作物國家的人民死於疾病、外來災難、農藥毒害與飢餓。
或許人們思考的方向,不該是如何開發更多能源,而是實際的解決大家過度使用能源的問題,如此才能真正的解決環境災害與能源缺乏的問題,如果人們繼續這樣浪費能源下去,即使研究出在多新的能源都沒有用...!


環境新聞:

生質燃料恐不環保
看待生質燃料的另一隻眼
英國第一座生質酒精廠開幕
植物絕種將造成人類利益損失
綠色紐西蘭更環保 10年內停建火力發電廠

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

溫室效應所造成的氣候異常現象

看了幾則環境新聞,對地球影響最嚴重的還是「溫室效應」。不僅造成冰山漸漸融化,更使得許多動植物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遭到影響。就像俄羅斯熊因為氣溫過高無法進入冬眠狀態、鯝魚棲地被迫往高山遷移,溫室效應也間接早成了森林大火,有科學家甚至大膽預測,再過個1世紀,地球上有40%的陸地會被南極冰山融化的水淹沒,台灣也可能只剩玉山山頂而已。對於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異常,雖已訂定「京都議定書」,限制各大國的的CO2產量,但濃度還是高居不下,身為熱血的地球人,只能日日夜夜期盼大家位我們所居住的環境著想,盡力減少CO2的量,譬如多走路、騎腳踏車,減少汽.機車所排放的CO2...等,這樣才能使地球環境恢復!


環境新聞:
北美氣候異常-創下冬天最高溫21度
氣候異常-俄羅斯熊遲遲無法冬眠
氣候異常破壞鯝魚棲地
氣候異常導致東北緣森林火災
氣候異常-維多利亞省9月份創氣溫歷史紀錄

防不勝防天災---地震

我個人認為,地震是最防不勝防的天災,因為我們根本無法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更無法對此做出有效的防範。例如921大地震,是在大家睡得正入眠的時刻發生,造成的傷亡更加嚴重!尤其地震又會引發更多ㄉ天災人禍,台灣的土石鬆動,只要一地震,土石流警戒區ㄉ民眾都要緊急撤離。還有日本新瀉ㄉ大地震造成核電廠的輻射外漏。最嚴重ㄉ是印尼的大地震引發高達三層樓ㄉ海嘯造成印尼死傷慘重。這些到底我們要怎麼防呢?只能期待科學家能發現更多預防地震ㄉ方法了!

環境新聞:
南亞地震引發海嘯
地震.颱風接連重創日本
新瀉大地震震出核安危機
日本承認地震使核電廠出現更多洩漏問題
巴基斯坦史上最強地震造成萬人罹難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澳洲-大堡礁

←澳大利亞國旗

位置:25°20′41″S, 131°01′57″E

澳大利亞(Australia),全稱澳大利亞聯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是全球地理面積第6大的國家,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所在的大陸是地球上最小的一塊大陸,通常也被稱為澳洲、澳洲大陸或澳大利亞大陸。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東半球,介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曼尼亞等島嶼組成。澳大利亞總面積為769.2萬平方公里,佔大洋洲的絕大部分的陸地。海岸線長達36735公里,雖四面環水,沙漠和半沙漠卻占澳大利亞面積的70%。全澳可分為東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個地區。全境平均海拔300米,87%的面積低於500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積不到1%,為地表起伏最和緩的大陸。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最長河流墨內河長2520千米。中部的埃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2米。在東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氣候上北部屬熱帶,部份屬亞熱帶,少部分屬溫帶。澳大利亞大陸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大陸,澳大利亞的飲用主要是靠自然降水等其他方式。政府嚴禁使用地下水資源,因為經過調查得知,地下水資源一旦被開採,很難恢復。澳大利亞供水主要是靠大壩的蓄水。自2006年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澳大利亞大陸降雨大幅減少,各大城市普遍出現缺水現象,各個城市紛紛頒佈了很多限制用水的條例和法規,以期通過節水渡過乾旱。澳大利亞全國有多種自然景觀,其中包括迷人的熱帶雨林,被稱為「紅色中央」的乾燥貧瘠的沙漠,白雪皚皚的山峰,綿羊遍野的牧場以及引人入勝的海濱,還有馳名遐邇的天然遺產大堡礁和烏奴奴。此外,澳大利亞亦是在每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最多國內城市名列前茅的國家之一。


澳洲大堡礁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位於南半球,它縱貫蜿蜒於澳洲的東海岸邊。全長共有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有2900個大小珊瑚礁島,自然景觀非常特殊。大堡礁的南端離海岸最遠有241公里,北端較靠近,最近處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在礁群與海岸之間是一條極方便的交通海路。1981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大堡礁是由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 使死後的遺體鈣化, 然後經過一代一代的沉積. 進化超過兩百萬年~一千八百萬年的鈣化過程形成了大堡礁, 何況大堡礁的珊瑚礁還是活生生的有機體, 由此可見大堡礁的珍貴了. 大堡礁中有兩千六百多個大小不一的珊瑚礁環繞著昆士蘭州東海岸, 大堡礁的彩色活珊瑚孕育了四百多種海綿生物, 300種珊瑚, 四千多種軟體動物和一千餘種魚類, 因此大堡礁的海底世界可說是色彩繽紛.
而如果要親身體驗大堡礁和這種美麗的海中奇觀, 可以參加出海的遊船, 參加各種潛水課程, 或浮潛, 和色彩繽紛的海底世界做一個近距離的接觸. 最近大堡礁的城市是
凱恩斯, 由凱恩斯可參加一日或半日遊船前往大堡礁, 不過不要忘記出發前一定要先吃一顆暈船藥, 防止暈船. 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而言,昆士蘭就是大堡礁。而大堡礁也就是昆士蘭, 而沒有曾身臨其境者,也都不免要感嘆造物主的神奇創意,竟讓這塊土地擁有如 此精美的傑作---大堡礁。難怪澳洲人要自豪地表示,大堡礁是世界八大奇觀之一。
當您拿著地圖順著昆士蘭的外海往北而去,很快地您的眼光將被地平線上升起的那一片廣大潔淨無瑕的珊瑚礁所攫獲。當您邀遊其間時,您會為她千變萬化的顏色所吸引,這些色澤其實取決於珊瑚受損的程度,這兒有四百種活的珊瑚,顏色從一般的藍色、鹿角棕色到錯綜複 雜、難以置信的粉紅及紫海扇,簡直是個五彩斑爛的神奇世界。 大堡礁的海洋生物也是千奇百怪,充滿了生命的奧妙,超過一千五百多種的 魚類,其鮮艷、亮麗的顏色,足與珊瑚相媲美,當您沉潛其中望著身旁穿梭的繽 紛魚群,實乃人生一大樂趣。
一九七六年
澳洲政府成立了 「大堡礁海岸公園」,開始保護這片廣大而又具 有價值的水域,近幾年來政府投下的巨款不僅達到保育目的外,更 在一些大島上 設立了許多休閒中心,並有便捷的 海、空交通運輸工具連繫,使大堡礁逐漸發展 成世界馳名的旅遊勝地。 如何前往呢? 如欲一覽大堡礁的瑰麗,只要從昆士蘭的海岸線上的各大城市前往便可,但一般而言,有兩處因距離近、交通便利,是人們較常選擇的方式。 道格拉斯港 (Port Douglas) 此地離凱恩斯約75公里,可搭乘快艇到達珊瑚礁區m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E%B3%E5%A4%A7%E5%88%A9%E4%BA%9A&variant=zh-tw#.E5.9C.B0.E7.90.86
奇摩網頁
http://www.101box.com/best/au_barrier.php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以色列-以色列國防



以色列
位置:北緯31.30、東經34.45
以色列是一個位於西亞累范特地區的國家,位於地中海的東南方向。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以色列在1948年宣佈獨立建國,目前人口已有超過700萬,主要來自猶太人族群,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和中央政府所在地。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個自由民主制國家,公民擁有各式各樣的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除此之外,以色列也被視為是中東地區裡經濟發展、商業自由、新聞自由、和整體人類發展度最高的國家。
以色列是有著地中海型氣候,特徵為漫長而又炎熱、少雨的夏季,以及相對較為短暫而又涼爽、多雨的冬季。以色列的氣候是由鄰近的亞熱帶撒哈拉和阿拉伯沙漠地帶、與地中海東部沿岸的亞熱帶溼熱氣候所共同影響的,氣候的狀況在以色列國內各地也有相當差異,並且會因為各地高度、緯度、以及與地中海的距離而變化。

以色列國徽
是一個由橄欖圍繞的猶太教燈臺,下方寫著「ישראל」(希伯來語裡的「以色列」)。猶太教燈臺3000年來都是猶太教的象徵,這個象徵在古代的耶路撒冷神殿便以被使用。橄欖枝象徵著和平。





特別介紹:以色列國防
以色列的軍隊由一支統一的以色列國防軍(IDF)組成,在歷史上還沒有其他的軍事部門獨立出現過,海軍和空軍都是由陸軍管轄。也有其他一些準軍事的部門負責不同層面的以色列國家安全(例如邊界警察和內部安全局)。以色列國防軍的前身是在英國管轄時期組織的地下軍隊(Haganah)。以色列國防軍的國防預算是中東地區最高的軍隊之一,並且也被列為世界上訓練最為精良的軍隊之一,在建國半世紀以來參與了五場主要的大型戰爭和其他無數的小型衝突。在人員上,以色列國防軍的主要優勢是其人員訓練的精良品質以及完善的制度,而不是人員的數量多寡。以色列國防軍也大量依賴於高科技的武器系統,以色列國內也有一些專門替國防軍生產和開發武器科技的機構或企業,其他的則進口自國外(大多來自美國)。大多數以色列人(無論男女)都在18歲時被徵召從軍[27]。有些移民也會自願的加入以色列國防軍。不過阿拉伯裔的公民則是例外,大多數阿拉伯公民都沒有被徵召,以避免在與其他阿拉伯國家開戰時可能爆發的利益衝突。其他不需當兵的還包括殘障人士、已婚婦女、或者出於宗教原因者。男性的義務役是三年、女性則是兩年。以色列國防軍裡也有貝都因人等少數族群參與。自從1956年來,德魯茲(Druze)族群也和猶太人一樣被以色列國防軍徵召從軍。在宗教機構就學的人可以獲得延緩徵召。多數猶太正教人士會不停地延遲服役,直到超出法定服役年齡,這種做法在以色列引起相當大的爭議。服過義務兵役後,以色列男子轉入國防軍預備役部隊,每年從事幾個星期的服務,直到40歲為止。
以色列國防軍創立於1948年,作為世界上最有戰爭經驗的武裝力量,共參加了五次大規模中東戰爭。據2004年8月的非官方估計,以色列國防軍現役部隊168,000人,其中陸軍125,000人,海軍8,000以及空軍35,000。經動員可迅速增加預備役408,000人使武裝力量總數達到576,000人。
以色列國防軍於
1948年5月14日隨著以色列的正式建國而成立。其主要目的為:保護以色列之領土、社會不受侵犯;保護以色列居民;與日常生活中的任何危害戰鬥。[3] 以色列國防軍繼承了Haganah(以色列英管時期的猶太人準軍事組織),特別是其動部門Palmach,成為猶太領土上的長住武裝力量。二戰時期的英軍猶太團的主要力量在以色列國防軍成立時加入,2個猶太地下組織Etzel和Lehi隨後也以鬆散聯盟的形式成為其一部分,他們被准許在某些方面獨立運做直到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戰爭,戰後Etzel和Lehi解散其成員則併入以色列國防軍。以色列國防軍利用從1956年到1966年這段相對和平的時間採購了大量新式裝備並完成了將軍隊從臨時組建的武裝到專業軍隊的轉變。同時以色列的核力量也在此期間得到了大力發展。經過一段時期的和平, 以色列國防軍面對一糸列的宗教戰爭 阿拉伯鄰國的目標是摧毀猶太人國家
許多人推測以色列具有使用
核武器的能力,還有預估認為以色列的軍火庫可能儲藏了高達400枚的核武器。自從20世紀中旬以來,以色列一直有一座Negev核能研究中心負責此領域的研究,並且有能力生產被歸類為核武器的材料。這座研究中心從來沒有被國際原子能機構檢查過,國際原子能機構宣稱他們相信以色列「是個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然而以色列政府對此不置可否。由於以色列不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簽署國,雖然以色列核子武器軍火庫的詳細數量一直有待爭議,一般相信以色列擁有至少一百枚核子武器裝置。有關以色列核武器投射能力的資料比詳細的核武器研究計畫資料還要容易取得。以色列是中東地區研發中程彈道飛彈(MRBM)最為領先的國家之一,名為「耶利哥」(Jericho)的彈道飛彈系列早在1970年代便已開始部署,目前已有三個系列:耶利哥一型、二型、和三型。耶利哥二型飛彈從1980年代中旬開始服役,預估射程有至少1,500公里。而最新的耶利哥三型飛彈,則預估至少有4,500公里射程,其他的估計則認為耶利哥三型的射程高達7,800公里。除了彈道飛彈科技以外,以色列保有一系列的海豚級(Dolphin class)傳統動力潛艦,一般廣泛推測海豚級潛艦搭載有以色列自製的中程(1450公里)巡弋飛彈,有能力攜帶核子彈頭。
資料出處: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巴西---巴西利亞





巴西
經緯度: 南緯10.00、西經55.00
巴西聯邦共和國,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人口數居世界第五。位於中南美洲與大西洋之間,國土面積為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與美國,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接壤。巴西擁有遼闊的農田和廣袤的雨林。國名源於巴西紅木。其國旗之含義為:綠色-廣大的叢林;黃色-豐富的礦產;藍色-南半球的星空,其中27顆星分別代表26個州與1個聯邦特區,一道國家格言「紀律與進步」橫跨其中。得益於豐厚的自然資源和充足的勞動力,巴西的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十。由於歷史上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巴西歷史早在6,000年前巴西就有半游牧民族聚居,分佈於亞馬遜河一帶森林,他們主要是從事耕作活動,並且每隔一段時間遷徙。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Pedro Alvares Cabral)到達巴西。隨後的三百年裡,葡萄牙人逐漸在此定居,一開始從事巴西紅木的採伐,後來逐漸擴展到淘金、甘蔗種植,逐步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文化主條目:巴西文化巴西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為聖保羅藝術博物館。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其他地區的移民。在音樂舞蹈方面都有十分不同的表現。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面積5,822.1平方公里。1960年由Juscelino Kubitschek總統設為聯邦特區(DF)。該市由一中心城(Plano Piloto)及十數衛星城所組成,行政劃分上該特區相等於州;故行政首長稱為州長,另得選出三名聯邦參議員及八名聯邦眾議員。本特區現有人口202萬4,433人(2000),因為中央政府所在地,故為巴西政治中心。 巴西利亞地處巴西中西部高原,水資源不多,一年中有5個月氣候干燥。巴西著名城市設計師科斯塔利用當地丘陵地形,筑壩截住帕拉諾阿河等幾條河流的河水,形成了一個周長達80多公裡的帕拉諾阿湖,以調節旱季空氣濕度,為城市補充水源。為治理湖水污染,巴西利亞市政府引進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設備,於1993年和1994年分別在帕拉諾阿湖南部和北部建立了兩座現代化的污水處理廠和水質監測網點,政府還大量投資鋪設下水管道網,建成了基本覆蓋全市的污水回收處理系統。過去,由於巴西利亞地處內地,環境差、游樂場所缺乏,當地人有空都喜歡去一些海濱城市度假,人們甚至將周末和節假日的巴西利亞稱為“荒無人煙的城市”。而現在,帕拉諾阿湖成了巴西利亞人休閑和水上運動的好去處,一些地段的岸邊還鋪設了人工沙灘,讓人有來到海灘的感覺。一到周末,很多人在湖上駕汽艇、騎水上摩托、劃船、游泳、潛水、沖浪、垂釣。乘船游湖、舉辦泛舟晚會成為受游客歡迎的新旅游項目。帕拉諾阿湖優美的環境使湖邊土地和住宅不斷升值,不少外地人也來此投資置業,促進了房地產業的發展,也給當地居民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巴西利亞之所以有這樣好的環境,首先歸功于嚴格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前瞻性的規划。首都是全國的政治和行政中心,其主要經濟活動都應服務于這一城市功能,因此巴西利亞市內沒有工廠,市郊也不允許建污染環境的工廠。市區內主要發展服務業、旅游業以及高科技和食品加工業等,郊區則大力發展農業和養殖業,在城市周圍形成寬廣的綠色地帶。此外,巴西利亞建設之初即規划了完善的道路系統,路面寬闊,交通便捷,很多人都在房價和物價相對便宜的衛星城居住,避免了市區人口的過度集中,減少了因大量建房對城市綠地和景觀的破壞。改善環境,重在綠化。巴西利亞非常重視保護原有的森林和植被,1961年在市近郊建立了面積達3萬公頃的國家公園,在市中心區建立了面積420多公頃的城市公園,并大規模植樹種草。市政府還規定,住宅區必須留有一定比例的綠地。在南湖和北湖兩個別墅區,政府免費給每戶一塊200平米左右地皮的使用權,專門種植花草樹木,各家自己出錢綠化養護這塊地皮。經過40年的努力,巴西利亞已建成5000萬平米的草坪,730萬平米的城市森林和花園,20多個環境保護區,綠化面積占城市總面積的60%。市區人均綠地達到100多平米,在巴西全國居首位。90年代以來,隨著人口和汽車數量的增長,治理汽車尾氣、污水和垃圾污染成為巴西利亞環保工作的重點。200萬人口的巴西利亞有80萬輛汽車,再加上外來的車輛,每天有100多萬輛機動車在市內外行駛。政府規定,進入市區的汽車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尾氣排放標准,并在交通流量大的路段設立空氣質量監測點,對車輛進行不定期的抽查。
巴西利亞原有2個垃圾處理廠,90年代又新建了2個垃圾分類廠,將分揀出的有機垃圾制成肥料。目前,市區已經普遍實行了垃圾分類收集的做法。目前,環保局正在全市開展節水、節電、節油、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和回收利用廢品的宣傳活動。這項活動不僅可以減少污水的排放和改善城市生活環境,而且可節約不少開支。為了讓藍天碧水永伴這座世界名城,巴西利亞政府即將提出更為嚴格的保護空氣質量條例,全面推行垃圾分類收集辦法,並計畫到2002年使城市污水的處理率提高到90%。
巴西利亞都市計劃,是從來自世界各地應徵的26個設計案所選出來的,其總體建設計畫由建築大師盧西奧‧科斯塔完成。巴西利亞是巴西政府為開發中西部地區,第三次遷都而做出的重大決定,一九五六年之前她還是海拔一千公尺、果亞斯高原上的一片無人荒原。幾年內出動數萬勞工的開發下,完成了一座完全按照城市設計師的藍圖而建設的未來城市,一九六0四月巴西當任總統庫比契克宣布新都巴西利亞落成,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文化遺產最年輕的城市,距離她落成不過廿七年。
其都市特徵是一種稱為Paiot Plan的飛機形狀的市街地形,機身部份中央舖滿草坪,寬250公尺的紀念大道。起點的三權廣場附近,除了三權的最高機關外,還有各部的辦公聽、商業中心、文化設施和社會福利設施等林立著。展開廣大的機翼部份,是以弓型彎曲約中央大道為中心,有七條立體交又的汽車道路,中央大道的兩側,有公寓、教會、學校和商店街,自成一個整體的住宅區域。各國大使館,沿著人造的Parano'a湖岸附近林立著,其建築充分表現了各國的國情。其他如高級住宅區、工業區、軍事設施和市街地,是在稍遠的地方,有8個衛星都市包圍著Pailot Plan。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剛果-剛果河

剛果國旗
國名: 剛果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ngo)
一、資本資料

剛果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Congo
其東南面的大國是剛果民主共和國地理座標︰1 00 S 15 00 E
首都在 布拉柴維爾 Brazzaville,曾為法國屬地,1960年獨立。
面積34·2萬平方公里。位於非洲中西部,赤道橫貫中部,東、南兩面鄰剛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麥隆,西連加蓬,西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150多公里。東北部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剛果盆地的一部分;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間;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間為馬永貝山地。剛果河(扎伊爾河)及其支流烏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剛果金的界河。境內剛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誇拉河等,庫依路河單獨入海。位於非洲中西部,赤道橫貫中部。東、南兩面鄰剛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麥隆,西連加蓬,西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150多公里。 人口大約296萬。有170多個部族,基本屬班圖語系佔人口52%。特克族占24%,還有姆博希族、班吉族、科塔族等。

二、地理概況
1.位置:
剛果首都布拉薩﹝Brazzaville﹞濱臨剛果河﹝Congo R.﹞。由班基-剛果河水系擁有一段可通舟楫的長程水道,布拉薩和金夏沙正 位於這段出水道的出口位置,此兩城以下的水道,因有急流和瀑布,船隻無法通行,所以進出剛果、薩伊、查德和中非共和國的貨物都必須在布拉薩上下船;布拉薩與大西洋岸的黑角﹝Point-Noire﹞間,則有鐵路相通。用來將鄰國加彭境內具經濟價值的錳礦送抵海崖。這條支線的經營,是剛果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大來源。布拉薩附近的土地大半已開墾為農地。剛果人民主要可分為四大族,其中剛果人佔總人口近一半,南部巴泰凱人﹝Bateke﹞聚首都西部和北部的巴泰凱高原上,佔全國總人口約20%。剛果的天然資源非常有限礦產的開採則幾乎完全停頓,油源已接近枯竭。剛果共和國位於非洲中部的西海岸,濱臨大西洋,地跨赤道南北,處於南緯3.4度,東經11.9至18.4度之間。北同喀麥隆和中非共和國接壤,西臨加彭,南同安哥拉相逢,東以烏班吉河和剛果河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為界,西南面向大西洋。海岸線全長170公里,有中非地區最好的深水良港---黑角港。全國有30多條可通航河流,主要有剛果河、ALIMA河等。
2.地形特徵:
地勢中高北低,高原、低山、丘陵、平原兼而有之。 中部高原平均海拔600--800米。 北部剛果盆地多沼澤、濕地。西南沿海為低地。主要河流是剛果河。 海岸平原、梅歐北斷崖、尼亞里河谷、斯坦利湖區、巴泰凱高原、剛果河盆地氣候:濕熱的赤道氣。




剛果河:
剛果河又稱薩伊河。位於中西非。上游在贊比亞境內,叫謙比西河,河道呈弧形穿越剛果民主共和國,沿剛果-剛果邊界注入大西洋。全長約4700公裡,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公裡,年平均流量為每秒41000立方米,最大流量達每秒80000立方米。如果按流量來劃分,剛果河的流量僅次於亞馬孫河,是世界第二大河。剛果河流域包括了剛果民主共和國幾乎全部領土,剛果和中非共和國大部、贊比亞東部、安哥拉北部以及喀麥隆和坦桑尼亞的一部分領土。在這片廣闊的流域,密集的支流、副支流和小河分成許多河汊,構成一個扇形河道網。這些河流從周圍海拔270至460米的一片會聚的斜坡上流入一個中央窪地,這個窪地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剛果河主要支流有烏班吉河、夸河和桑加河。剛果河自源頭至河口分上、中下很不相同的三段。上游的特點是多匯流、湖泊、瀑布和險灘﹔中游有7個大瀑布組成的瀑布群,稱為博約馬(舊稱斯坦利)瀑布﹔下游分成兩汊,形成一片廣闊的湖區,稱為馬萊博湖。剛果河流域具有非洲最濕潤的炎熱氣候,最廣袤、最濃密的赤道熱帶雨林。剛果河有終年不斷的雨水供給,流量勻衡。稠密的常綠森林和受赤道氣候重要影響的剛果河流域同樣廣闊。森林區的外邊是熱帶大草原帶。剛果河中有多種魚類和鱷魚。剛果河自博約馬瀑布以下可部分通航,加上眾多支流,構成總長約16000公裡的航運水道系統,對促進內陸的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剛果河流域的水力蘊藏量佔世界已知水力資源的六分之一,但目前尚未進行多少開發。聯合國21世紀世界水資源委員會調查報告指出:“目前世界上隻有兩條大河可以被歸入健康河流之列。這兩條河流是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和非洲的剛果河。亞馬孫河沿岸的居民聚集地和工廠都很少。剛果河周圍地區也沒有大規模的工業中心。” 剛果河的上游謙比西河發源於贊比亞最北部的高原上,流過以班烏盧湖為主體的沼澤地帶后,稱為盧瓦普拉河。再向北,流入姆韋盧湖,然后從其北端流出,向西北與盧阿拉巴河會合。盧阿拉巴河上游也流經高原區,並穿過一些沼澤。自基桑加尼瀑布群以下,即名剛果河,河道呈弧形經過地勢比較低窪平坦的剛果盆地北部及西部邊緣地帶。這裡兩側支流眾多,形成稠密的水網﹔干流河床的縱坡平緩,在基桑加尼附近河寬不足1公裡,以下漸增至數公裡,部分河段可達10公裡以上﹔河的深度在10至70米。河水流速緩慢,沉積作用造成許多沙洲小島,河道分歧交織成辮狀,岸外分布著小湖和沼澤。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沙薩以下是下游,下游的上段切穿晶山山脈而形成一列系峽谷、急灘和瀑布,河寬減縮至數百米。自馬塔迪以下,河面再度放寬,深度又加大。入海處寬十余公裡,深數十米。河口沒有三角洲,河槽以溺谷的形式在大西洋洋底延伸約150公裡。由於剛果河流量巨大,在距河口75公裡的范圍內都是淡水。剛果河支流極多,南面支流開賽河與北面支流烏班吉河本身都是龐大的水系。坦噶尼喀湖也通過盧庫加河而成為剛果水系的一部分。 剛果河干流兩次穿過赤道,大小支流都處在赤道多雨區,這裡生長著茂密的熱帶雨林,所以流量巨大而穩定。在金沙薩附近,它的最小流量與最大流量的比例是一比三,比起尼羅河一比四十八的比例小多了。剛果河北側支流的多水期在3至10月,南側各支流的多水期在10至3月,兩者先后相繼,避免了干流水量的暴漲暴落。干流最大流量在9至10月﹔中下游有兩次洪峰,第一次在5月,由北側支流的洪水造成﹔第二次在12月,由南側支流的洪水造成。后一次洪峰的水量較大,因為南側支流面積較大,受水量較多。雖然大而穩定的流量對航運有利,但剛果河的河床內有多處急灘和瀑布,阻礙了航運的發展,目前隻能分段通航。

2007年10月7日 星期日

安大略省---CN塔


安大略(Ontario)

安大略省旗 安大略省徽

位於加拿大的東部,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首都渥太華也在安大略省。安大略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份,根據2006年統計,安大略人口有大約1220萬人。

安大略Ontario

格言: Ut Incepit Fidelis Sic Permanet(拉丁語:忠貞不渝)

官方語言
英語法語

首府
多倫多
最大城市
多倫多

面積總計 1,076,395 平方公里人口

總計(2006年) • 人口密度
12,160,28213.93 人/平方公里

加入聯邦順序
1867年7月1日 (第一)

時區
UTC−5, UTC−6

經緯度

位於北緯42°N 到 57°N及西經75°W 到 95°W

安大略北至哈得遜灣,東鄰魁北克,西接曼尼托巴,南部則與美國明尼蘇達密西根俄亥俄賓夕法尼亞紐約等州為界。安大略同美國的邊界基本上都是河流或是湖泊,自西面的森林湖直到東部康沃爾的聖勞倫斯河。這其中包括五大湖中的四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安大略自此得名,「安大略」在易洛魁語中是美麗的湖的意思)。安大略全省大約有25000個湖泊以及全長超過十萬公里的河流。
最大城市和省會為多倫多,是安大略湖西岸所謂黃金馬蹄鐵區城市帶的主要城市之一。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在省的最東端渥太華河畔。渥太華河也是安大略和魁北克兩省之間的主要界河。全省可分為三個地理區域:北安大略基本為加拿大地盾的崎嶇山地。全省最高點在伊示巴蒂那山脈(Ishpatina Ridge)上;西部和中部為加拿大地盾,土地貧瘠,礦產豐富,河流和湖泊眾多;東北部是哈得遜灣低地,多為森林和沼澤;東南部的五大湖-聖勞倫斯河谷地,人口最多,氣候溫暖。工業區主要在此,通過聖勞倫斯海道可以直通大西洋
來自全世界眾多的移民,特別是前往大多倫多地區的移民,正在迅速的使本省的文化構成更加多樣化。安大略大約有百分之五的人口說法語。安省地區所有都是根據大多倫多地區的位置。例如「安省西部」其實是安省東南部﹐由多倫多到溫莎。大約99%的安省居民都住在安省東部﹐由渥太華到溫莎。其餘的1%住在安省北部。


CN塔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英文:Canada's National Tower,CN Tower),又譯加拿大國家塔、西恩塔,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塔高553.3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自立式建築物。該塔被認為是多倫多市的標誌性建築,每年吸引超過200萬人次參觀。自從在1976年落成後,該塔一直被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紀錄為最高的建築物。但從專業角度看,加拿大國家電視塔並不是一個建築物。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由
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於1976年建造,目的是顯示加拿大強大的工業。最初只是被設計為傳送廣播電視信號的天線,305米高度處有用於傳送預告信號的微波接收器。而廣播天線位於塔的最頂端。電視塔內建有高447米的金屬階梯,有1,776級,是世界上最高的金屬階梯。這些階梯用於緊急用途。
「CN」最初是Canadian National首字母的縮寫,現在則是Canada's National的縮寫。
1995年,加拿大國家電視塔被美國土木工程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收入現代世界七大奇跡。同時是世界高塔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Great Towers)的成員之一。第二年,金氏世界紀錄將加拿大國家電視塔的分類更改為「世界最高的建築」和「世界最高的自立構造」。

從地面坐電梯,五十八秒就可到觀景台。CN塔上有一處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觀景台那著名的玻璃地板層。玻璃地板的堅固玻璃具有普通商用地面5倍的承重力,它可以承載14頭巨大河馬。在342米的高度,透過透明的玻璃直向下看113 層樓下的地面,的確有點懸浮半空的奇妙感覺。






資料來源: